4月6日,山東中農聯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兩板合并后的首批深市主板上市企業。中農聯合成功上市的背后離不開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離不開研發團隊的不懈奮斗,中農聯合研發中心副主任劉杰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
劉杰2006年加入中農聯合,十幾年來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優異的工作成績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摸著石頭過河
作為中農集團旗下生產型企業的標桿,中農聯合擁有一支強大的科研隊伍,主要承擔新農藥開發、仿制農藥合成、工藝安全評價以及制劑產品研究,為農作物病蟲草害的防治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截至目前,中農聯合已獲得40余項發明專利,先后承擔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創制產品“氟醚菌酰胺”。

對于農藥生產企業而言,申請產品登記證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申請周期越短往往越能為企業制造搶占市場的先機,而農藥登記往往又是諸多環節中一項異常繁瑣的工作。
氟醚菌酰胺結構新穎,制劑產品高效、低毒、安全,具有廣闊的發展和應用前景,一經上市變得到了廣泛認可與好評。但在當時國內做創制藥的企業還非常少,創制藥的登記工作更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案例可以參考。
“創制農藥的登記工作,涉及的試驗項目最多,試驗周期最長,報告的質量要求最高。必須要合理安排各項試驗開展的時間節點,一方面為中、高級試驗的開展獲取準確的初級數據支持,另一方面在時間上緊密銜接,確保以最短時間完成所有試驗。”劉杰說。
“登記試驗作為農藥登記的主要組成部分,對農藥登記進程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劉杰說,登記試驗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產品化學、毒理學、藥效、殘留、環境影響等,其中大部分試驗可以在幾個月內完成,但部分試驗由于試驗本身要求或環境限制會出現耗時較長的情況。如制劑登記中的兩年常溫儲藏穩定性,試驗時間必須是兩年,無法規避;如藥效試驗,由于防治作物或防治對象的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不能在準備做一個農藥產品時立即開展;除試驗進行的時間以外,登記資料整理加上部所評審,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時間。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中農聯合于2017年獲得了氟醚菌酰胺原藥及40%氟醚菌酰胺原藥·己唑醇、50%氟醚菌酰胺水分水分散粒劑、40%氟醚·烯酰懸浮劑的正式登記,分別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黃瓜霜霉病、馬鈴薯晚疫病。2020年又獲得了30%吡唑酯·氟醚菌微囊懸浮-懸浮劑的正式登記,有力地推動了公司新藥的商品化進展。
參與多項行標的起草工作
中農聯合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全產業鏈煙堿類農藥產品生產企業,其中啶蟲脒產品是公司的主營產品。中農聯合作為第一起草單位,先后參與了啶蟲脒可溶粉劑(HG/T5117-2016)、烯啶蟲胺原藥(HG/T5438-2018)等14個行業標準的制定。劉杰作為第一單位的起草人,完成了啶蟲脒原藥及7項相關制劑的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助力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知名度。

在繁忙工作的同時,劉杰仍擠出時間不斷地學習,刻苦鉆研專業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2018年,劉杰作為“新型殺線蟲劑三氟殺線酯的創制”的項目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員獲得中國供銷集團“新時代新供銷”青年創業創新項目二等獎,助推了公司創新工作的發展。
黨旗高揚指引前進路
中農聯合研發中心黨支部扎實有效開展黨建工作,不斷提高全體黨員思想素質和工作技能,加強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為更好地完成公司全年任務提供全面的服務、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研發中心中層及以上管理干部,黨員及積極分子占了三分之二。

作為支部書記,劉杰帶領黨員定期開展交流與討論,結合工作分享體會與感受;定期組織學習黨史和參觀紅色基地,引導黨員同志更好地從黨史中汲取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力量,為高效完成工作任務提供動力源泉。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壓力,劉杰帶領研發中心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國內外市場提供更具競爭力的高效產品。

劉杰說,下一步將在支部繼續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學、悟、講、用”結合起來,把黨建工作與業務深度結合起來,不斷促進黨建與業務發展同頻共振,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對業務發展的促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