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林紅 編輯:原小瑛 發表時間:2021年7月12日點擊:208
結束語
到今天為止,15期“百年風華 中農力量——黨旗在為農服務一線高高飄揚”先進典型系列報道就全部結束了。中農集團聯合中華合作時報社、中國農資傳媒集中采訪、集中推送的這些基層先進黨員,他們的為農服務事跡,彰顯了中農廣大一線干部職工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不懼困難、勇挑重擔的實干精神,進一步激發了大家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的干事創業熱情。讓我們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腳踏實地奮發有為,為“三農”事業和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吉林的冬天,零下二十多度,我和同事們為了趕在雪化前把堆漚肥送到農民朋友的田里,沒時間沒地方吃飯的時候,大家伙兒就站在雪地里隨便扒一口,沒地方住就在村子里找個空房子,裹上厚被子將就一晚……”閆劍平說。
中農裝備旗下中農吉星公司副總經理閆劍平自2016年任職以來,忙碌在基層一線,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在工作崗位上扎扎實實地做好為農服務工作。
關鍵時刻頂得上
為了解決糞污和秸桿焚燒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中農吉星承接了吉林公主嶺地區“利用畜禽糞便和秸稈資源造農家肥”項目。閆劍平說,這個項目是一項既利于周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又能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綠色工程。
當記者看到閆劍平手上拿的相關項目資料時,才知道項目執行標準原來如此嚴格,無論是制作堆漚肥的秸稈、畜禽糞便等原料配比,還是堆的形狀、高度都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尤其是后期更是要按每畝1立方米的量把堆漚肥送到農戶田里,絲毫不能出差錯。“這個標準對吉星來說,是可以圓滿完成任務的。但去年遇到了特殊情況,執行起來遇到了不小的困難。”閆劍平說,“疫情期間不讓進村子,眼就要到雪化春耕農忙的時候了,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把肥料送到,很可能會影響農民用肥。”
往年冬天大家伙兒白天送完肥,晚上可以借住農戶家里的火炕,很暖和。但去年冬天因為疫情原因,閆劍平和團隊的吃住都需自行解決。白天吃飯的時候,他們趴在車上吃,熱乎飯在寒風中很快就冰涼;到了晚上,他們就睡在村子里沒人住的空房子里,腿腳經常被凍抽筋,手上也生瘡,但為了及時完成任務確保農戶不誤春耕,閆劍平帶領大家克服困難,最終按時按點完成了肥料運送目標。“我主要是心疼團隊里的年輕人,他們很多都是90后,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們手凍得通紅,熱乎飯也吃不上,但他們堅守崗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閆劍平動情地說。
其實,除了冬天要忍受嚴寒,夏天他們在收集肥料時,還要忍受難聞的氣味和蒼蠅蚊子。但是,閆劍平說他們早就習慣了,為農民做事,吃點苦、受點累是應該的。
面對災害主動讓利于民
不怕苦,不怕累,在關鍵時刻讓利百姓,閆劍平永遠都記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
去年夏末秋初,吉林在半個月內遭受臺風三連擊,導致整個公主嶺玉米大面積倒伏。加之之前多雨天氣,氣溫低,秋收來得晚,收割難度加大。因此,農戶必須在結霜前將糧食收割完畢,否則農作物會大面積死亡。于是,大家和時間搶跑,力爭趕在下第一場雪前完成收割。這時收割機成了公主嶺農戶們搶收莊稼“搶手”的農用機具。市面上很多公司見到商機,紛紛提高了收割機的服務價格。中農吉星公司擁有39臺收割機,如果收割機全部提高服務價格,無疑會增加公司很多收入。
但是,中農吉星領導班子商討決定,絕不提高收割機服務價格。“公司作為供銷社系統的企業,不能單純以經濟利益為決策標準,我們還要為農民的切身利益多做考慮。在災害面前,我們更是要解決農戶困難,要有奉獻精神和服務精神,這不是空喊口號,而是要確確實實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閆劍平說。
于是,面對復雜的秋收形勢,中農吉星穩住了收割機服務價格,閆劍平更是帶領團隊早出晚歸,科學組織統籌農機手、機械調配,協調公司全部農服人員和39臺收割機深入田間搶豐收,盡最大努力幫當地農戶實現顆粒歸倉。
“因為百姓記住了我們是一支真正為農服務的團隊,都來找我們,我們單臺收割機服務價格雖然沒有提高,但是出去作業的頻率非常高,所以總的收益反而增加了,這是我們之前沒有想到的。這說明,百姓的利益就是我們的利益!”閆劍平感慨地說。
愛崗敬業甘于奉獻
閆劍平于200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至今已有20年黨齡。在這20年里,他對黨忠誠,對人熱情,對事業執著認真。在肥料推廣上,閆劍平大力推廣測土配方肥,他帶領員工下鄉測土,為農戶定制肥料配方,還帶領農戶參觀學習配方肥生產工藝;在農機服務方面,每年春耕時他都下鄉進屯與合作社、種植大戶洽談農機作業服務業務,還會邀請對農機感興趣的農戶來參加公司農機手培訓;在黑土地治理項目上,他除了帶領員工堆漚肥,還做土壤深翻、秸稈打捆和綜合利用等服務,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記者來到中農吉星服務的玉米田里查看土壤情況時,農戶說,這里之前由于化肥使用過量已經導致土壤板結,這幾年在中農吉星的綜合治理下,腐殖質已經增厚了很多,地下還發現了蚯蚓呢。
對于這些成績,閆劍平將其歸功于團隊。他說,是身邊人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感染了他。但是大伙兒卻說,他們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還要歸因于閆劍平的奉獻精神。是啊,家人都在河北邯鄲,他卻常年扎根在吉林公主嶺,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兩個孩子高考因工作繁忙都沒有回去,這就是中農人具有的“根植大地 服務三農”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