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廢棄農田地膜產生的污染問題,今年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國家“十四五”規劃以及剛剛發布的鄉村振興促進法中,都明確提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全面實施農膜回收行動,加強可降解農膜研發推廣。中農集團在供銷總社和供銷集團的統一部署下,高度重視農膜綜合治理工作,率先承擔起推廣高標準農膜、探索農田土壤殘膜污染治理源頭防控之重任,大力推廣“中國農資”高標準農膜產品,建立農膜綜合治理示范園區,積極推進高標準農膜推廣使用及回收再利用,助力鄉村生態宜居。
眼下春耕正忙,為不誤農時,中農集團旗下中農通用正緊鑼密鼓推進可回收型高標準地膜鋪設試驗工作。4月28日,中農通用工作人員連夜奔赴山東淄博,次日,中農通用聯合博祿(Borouge)公司共同研發的可回收高標準地膜順利完成鋪設。
該地塊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郝家村的花生種植基地內。試驗鋪膜面積約20畝左右,為郝家村專業種植合作社自有土地,便于管理和完成后期測量試驗任務。
開溝、下種、鋪膜、覆土……在整個地膜鋪設過程中,中農通用和博祿公司工作人員與農民一同,起早貪黑,按照預定要求圓滿完成了任務。最后在鋪設完畢的地塊上,按照各個對比組,對鋪設的試驗地膜做了標記,以方便后續試驗數據采集、檢測、收集、對比,保證最終試驗結果的科學準確性。
“中農的這個可回收性地膜,強度真是好,秋收之后應該容易回收,我們再也不用為殘留在地里的碎膜發愁了,幫助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在場的農戶們親眼見證了中農地膜的質量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概。
4月中旬,中農通用聯合博祿公司在新疆烏蘇市中國農資現代農業服務中心的棉花種植基地完成了可回收型高標準地膜鋪設工作,試驗鋪膜面積約100畝。此項目得到了烏蘇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地膜覆蓋過程中,田間土壤環境變化數據、作物生長數據、農藝數據等測量工作將由烏蘇農技局及推廣站相關團隊負責完成,保障了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有效性。
中農通用在新疆和山東的可回收型高標準地膜試驗工作均是通過3種不同厚度、4個不同配方共12組對比試驗,分析比較對比組作物增產增收及最后地膜回收率情況,綜合評判各個配方的優劣,從而探索出回收率和成本經濟性最佳的地膜配方及厚度。在不過多增加農民負擔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提高廢舊地膜回收率,為探索農膜從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各環節全產業鏈閉環管理的農膜綜合治理模式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通過對比新疆和山東兩地的實驗數據,尋找出最優、最適合國內各地區應用的低成本、易回收的農膜解決方案。
接下來,中農通用將繼續推進建立農膜綜合治理示范園區,通過以點帶面形成示范效應,減少殘膜污染。同時,加速推進廢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基地的建立工作,助力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